目前,很多政府網站都關注國辦對政府網站的普查通報,對其中一單項否決項“政府網站是否存在嚴重錯別字”尤為重視。有一些不負責任的網站監測服務商誤導客戶,說政府網站有錯別字不怕,只要沒有在所謂的“嚴重錯別字庫”里就沒事。真的是這樣么?
北京網景盛世作為中央政府門戶網連續8年的網站監測服務商,在此對“網站嚴重錯別字”指標做一個解讀。
一個政府網站的錯別字是否嚴重,并非以在所謂嚴重錯別字庫里為準,而是以是否會引發網絡和媒體炒作為標準。所謂“嚴重錯別字庫”只是一個空泛概念,并不真實準確存在,技術角度也無法實現。舉個例子,有些廠商說把“領導小組”錯寫成“領導小姐”,這是嚴重錯別字。那么把“協作小組”錯寫成“協作小姐”算不算嚴重錯別字?“合唱小組”、“勞動小組”呢?以此類推,帶有“小組”這個詞匯的組合都可能成為嚴重錯別字。這個錯別字詞庫需要有多大?能窮盡所有可能么?
有些看似普通的錯別字,如果出現在了重要的文件和特殊的位置,就不再是“普通錯別字”,而是“嚴重錯別字”!
舉個例子,比如有媒體在頭版把“市委書記致辭”錯寫成了“市委書記辭職”,“辭職”這個詞沒有寫錯,但是放在前后語境中就是一個巨大的文字錯誤。

再舉個例子,如果一段話同時出現多個普通錯別字,也很可能釀成重大網站事故。舉例:某政府網站新聞標題里出現“某市長在市長辦公會上嚴肅指出整頓市容環境得工作克不容援”。這短短二十多字的新聞標題里出現兩個錯誤,每個錯誤單獨拿出來都不算什么大事,但是集中在短短的一段話里,而且是領導發言,很可能會引發網絡和媒體炒作。實際情況也如此,現在很多被新聞媒體爆料出來的政府網站事故,都是同一文章里出現多個普通錯別字,被民眾質疑工作責任心!

政府網站監測圈里一個潛規則就是用所謂低成本的“嚴重錯別字”檢測來替代“網站全部錯別字”檢測。“嚴重錯別字”檢測很容易,隨便湊幾十個嚴重的涉政治的錯別字建個詞庫,掃一輪,就算檢測完成,政府網站負責人對這種低成本檢測方式的識別也很容易,因為這種方式檢測出來的錯別字數量非常少,大多數就是0。
而“網站全站錯別字檢測”則成本巨大,監測廠商不僅要用軟件找出全部疑似錯別字,而且要使用大量人工根據每個錯別字所在上下文語境和文章性質、易炒作程度、做出綜合判斷。這種檢測費時費力,但是消除政府網站文字安全隱患的效果最好。識別的方法也很簡單,用這種“全站錯別字”掃描的錯別字一般很多,至少上百。
綜上,政府網站的管理者,面對一些廠商給出的“嚴重錯別字”數量為零, 應該保持高度警惕!
|